学校如何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1)作好情感交流工作。小学生向师性强,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心理素质。可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例子,由于某些教师自身的教育素养、心理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如讽刺、挖苦、变相体罚,动辄就咎等等,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人为的情感隔阻,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基础源于教师的心理素质与业务能力。在学校,教师的言谈举止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所谓‘为人师表‘则简要地对教师提出了优化自身心理素质的要求。若教师经常闷闷不乐,使学生紧张;情绪易波动;没有热情;甚至先入为主地对学生抱有明显的偏见……这对学生无疑是一场灾难。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为了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施加有力的影响,以保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先培养自身的心理健康才有可能做好情感交流工作。教师要做到自身境界高。以‘爱‘作事业的基础,要对学生有耐心,以公正无私、民主、体谅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利用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有信任感,有安全感,有仰慕感。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情感交流呈现了积极的状态,才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竭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小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不甚了解,又不善于自觉地主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相应的外部行为。因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迫在眉睫,作为教师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信心。独生子女在优裕的物质环境中成长,从未吃过苦,经受意志的磨练,他们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到家长的呵护,过分强调自我,唯我独好。一旦在生活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或是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或是考试失败,心理就承受不了,表现出无所适从。老师要及时发现其心理不良的苗头,及时解开他们的心结,培养他们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自信是成功的前提。不少学生自信心较差,如大部分中下生自认为是‘失败者‘、弱者,经常违反纪律的同学把自己比喻成‘过街老鼠‘。这样的观念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老师要善于引导,让他们在参加活动中建立自信心。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的养成教育阶段,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以自己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去感化、去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4)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适时的心理辅导是有计划地协助学生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功能,开发心理潜能和完善个性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它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善于为他们排忧解难。
(5)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或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与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这是搞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智慧校园产品,我们特别为您提供了产品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