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学校信息化现状

十二五期间,学校逐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及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德育、考核管理等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信息平台。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注下,学校建立了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校园网络接入CERNETINTERNET,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数字资源和MIS资源,主要建设情况如下: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

学校信息化建设多年以来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建设,形成了百兆与千兆相结合的网络主干结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到位,在标准性、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充性上可以满足下一阶段智慧校园整体建设的要求。

2、网络基础服务内容丰富

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网络服务和部门级应用,如EMAILWWWDNS解析、地址映射、DHCPFTP服务等。

3、建设了校园中心机房和部分管理系统

多年来学校建设了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统等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学校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各部门、广大师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1. 信息标准不统一

各应用系统建设于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的信息标准规范,并且各自独立,各类有效数据不能进行交互合并、信息难以共享。

教务处学生的学号与财务处、学生处的学号不一致,导致跨部门业务难以进行,造成不可估量的困难;

学校数据与国家标准、省级标准不同,在数据上报、统计分析时难以与标准规范体系融合;

u ……

2. 信息孤岛问题比较突出

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导致管理存在漏洞。

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到各业务部门,导致其他部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学籍变动、人事变动,信息缺乏互通,造成财政收支漏洞

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学生突发状况很难处理

u ……

3. 缺乏信息服务集中展示平台

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学生入学时:对于报到注册流程不能及时获取,迎新现场效率较差;

学生在校时: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学生离校时: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排队盖章;

老师年底时: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4. 缺乏数据挖掘分析应用

各个部门的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数据维度较窄,不能站在全校的高度进行综合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全校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指标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教师职称统计难,欠费统计难;

教师工作量核算,教学、科研工作量无法统计;

学生奖助贷评审,没有参考数据;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智慧校园产品,我们特别为您提供了产品体验活动